首页 > 酒店新闻 > 行业动态

凯发会员官网|评天下不懂国学的人引领国学教育风潮|

发布时间:2025-10-17 11:28:17    次浏览

教育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所用的,就是这两本教材,还有第三个阶段,是青少年国学教育阶段。就事论事,《东方童韵》是《三字经》、《弟子规》的一些打乱重编,里面虽有新用,但是确实才力不及前人,可以非常分明的分辨出来,总体来说,《东方童韵》还是勉强可以过去的。《儿童中华铭》是长大一些后,所讲的博物,历史等,但是我通篇看过《儿童中华铭》,觉得作为一片文章来读,还或许精彩,但是作为教材来说,就有些捉襟见肘。 为什么呢?它是四句十六字作为一个课时的学习,而在《儿童中华铭》中,有的好几句里面没有典故,是说理,有的却是四句里面,三句是典故,这样的不均,导致一节课上枯燥无味,一节课上却是故事应接不暇,不能消化,这是我最为诟病的地方,作为一个教材,这样的分布不算高明。其次是一百课时之中,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东西,拿历史可以讲语文,但是历史课和语文课时分开的,因为其中的着重点不一样,《儿童中华铭》就有这么一个毛病,它看起来更像是一个飘着的,没有从第一课时到最后一个课时一直连贯下去的东西,一会儿讲博物,一会儿讲历史,整个国学课下来,除了增添了许多故事之外,学生并不能学到什么东西,但是故事可以自己通过故事书去看啊,何必要跑来学这些东西呢?用不到而已。 我从大学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教育的一些问题,尤其是后来接触国学以及国学教育,结合当今的一些社会问题,我认为国学教育是要与现当今素质教育相辅相成的,素质教育中没有的,我们要去补充这些东西。素质教育在中国实行了这么多年,早已经有一个非常成熟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之中,一些应该应试的,做的也绝对不是一个人头脑一热就想出来的那么破烂,虽然我也承认应试教育之中的一些诟病。在应试教育之中,能够训练出来的是一个人的才能,只有这一块才能够应试,而作为一个人的品德素养,应试教育这一块再有怎样成熟的体系,他也是做不来的,所以国学教育,所补充的也应该是这一块,一个人的品德素养。我很喜欢教育的“教”字,一个孝加一个文字,孝乃德之本欤!(《孝经》)文是古代士农工商中最高端的谋生手段,所以我对于“教”字的解释就是,一个人的教育必须包含着德的教育和才能的教育。应试教育这些年在才能的教育上已经做了许多年,但是对于德的教育,做的确实不好,比如说清华毕业生范跑跑,这样的人道德丧尽,却还是中国最高学府毕业的人,他的才能方面没有人怀疑,但是道德方面人鬼共弃。而在中国,自从汉朝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以后,两千年来,都在对道德进行研究,道德教育,我敢说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够超越中国,但是近年来由于这一块的放松,原来的道德教育早已经弃之于天外了,我们国家有最完善的道德教育,刚好可以和应试教育互补。那么道德教育我们的侧重点又是什么地方呢?道德教育是志与情的教育。在儒家经典之中,有专门阐述着两方面的经典:《大学》、《中庸》,《大学》是志的教育,教人们如何扩大自己格局的教育,最后可以心怀天下,心一大,世界就大了,一个明明德的人,不会是一个小心眼儿;《中庸》是情的教育,教育人们如何扩大自己的心胸的教育,注重情感在未发出和发出后的控制。这样的教育基础,是毅力,所以道德教育的基础,就是毅力,国学教育的基础,也是毅力,先锻炼毅力,然后针对志的教育和情的教育。这才是国学教育的一个整体轮廓。 云上光景无人见晓光唯有龙入天工笔水月只青光作来万古长青卷室内高悬光明图观复清明仁心安欢迎关注“云晓工作室”yxgzs1016